做餐饮,上红餐!
投稿

119城2797家餐厅上榜 大众点评2024年“必吃榜”正式揭晓

红餐编辑部 · 2024-06-28 10:56:00 来源:红餐网

“百城千味,四方食事,不过一碗人间烟火。”6月27日,大众点评2024年“必吃榜”在北京正式揭晓,119座城市及地区2797家餐厅上榜。此次“必吃榜”发榜城市首次破百,商户数、城市数均达历年新高,上海、北京、成都、重庆、广州为上榜餐厅数TOP5城市。

跟随大众探寻美食的脚步,今年榜单“发现感”较往年显著提升。新增58座城市发榜,其中近半数为“味蕾游”热门城市,覆盖更多周边区县地区;更多地道小店、传统老店出现在榜单上,近半数为城市特色商户。2024年“必吃榜”不仅成为“小商户的大舞台”“餐饮行业风向标”,更是彰显各地饮食特色、人文底蕴的“城市美食名片”,将进一步激活消费、助力实体发展。

▲ 大众点评2024年“必吃榜”,8亿人吃出来的好味道。(摄影:陈怡)

发现更多美食目的地,58座城市新发榜

深度旅游时代来临,“美食目的地化”成为趋势。八岁的“必吃榜”在“好吃、不贵、体验佳”的基础上,跟随8亿用户的脚步,发现更多美食目的地——今年“必吃榜”新增58座美食城市,一众既坚守餐饮初心、极具本地特色,又能彰显城市文化的美食商户上榜。

▲ 美团高级副总裁张川发言。(摄影:陈怡)

在今年新发榜城市广东清远,距离市中心50多公里的翔仔农家菜·新鲜无花果浸鸡店,是广东人心中典型的“山卡拉农庄”。据凌老板介绍,自家走地鸡用的是清远鸡1号苗,养在5公里外的村子里,由73岁老父亲亲手照料,真正坚持了“鸡要现抓鱼要现杀”的地道吃法,为全国食客还原最自然的老广味道。

美食是城市的底色。江苏盐城的20年老店米肠汤饭,则用一碗每日现熬12小时的猪骨浓汤,与这座城市共生共荣。“2004年,盐城刚开始有韩企入驻,我们带着朝鲜族传统手艺从长春过来创业。”朝鲜族人张老板介绍。现如今,盐城快速发展,还成了“味蕾游”宝藏目的地。“现在国内游客越来越多,都是奔着盐城韩料正宗来的。”

阿拉伯籍老板穆罕奈德在义乌的BEYTIRESTAURANT贝迪餐厅,也在今年登上了金华“必吃榜”。 “店里现在有‘八国厨师’,总共300多道菜,涵盖近20国口味。”贝迪介绍。近年来义乌旅游爆火,中国游客越来越多,店里土耳其烤肉等招牌菜深受欢迎。

此外,今年“必吃榜”还拓展到成都青城山风景区、重庆巫山县等区县地区。新上榜商户——山下人家·土砂锅腊排馆就是一家开在成都青城山风景区的农家土菜馆。本地人彭老板介绍,招牌菜“土砂锅腊排”的原料是自家新鲜腌制的青城山特色腊肉,用宜宾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县土火锅慢煨两小时而成,“想把小店做成‘腊肉体验馆’,弘扬家乡美食文化。”

“味蕾游”爆红的2023年,不少游客为了一道菜,奔赴一座城。大众点评数据显示,过去一年,“必吃榜”榜单异地用户占比达到42%。景德镇的瓷泥煨鸡、延边的朝鲜参鸡汤、襄阳的黄酒配牛肉面......一张更为丰富全面的美食榜单,进一步成为消费者心中的“美食之旅向导”。

更多地道餐厅上榜,小店也有大舞台

一份“8亿人吃出来”的美食榜单,代表了一座城市餐饮消费的真实底色。“过去一年,用户更多用‘地道风味’‘锅气十足’称赞餐厅口味超出预期,也会用‘价格不过百’‘食材新鲜’来评价餐厅体验超出预期。” 大众点评必吃榜负责人张雪娇在大众点评“必吃榜”发布暨颁奖盛典上提到。

“创新不忘本 传承不守旧。”基于餐饮消费的新趋势,更多坚持新鲜食材、烟火气十足的地道餐馆出现在榜单上。2797家上榜商户中,近半数为城市特色商户,烟火小店占比达46%,小吃商户超过500家。

在广东深圳的蛇口市场门口,潮汕人叶向家凭借着父辈传授的裹粽手艺,从推车摆摊开始,将20年老店—嘉华小吃店做上了“必吃榜”。粽子热气腾腾地出锅,店门外挤满了排队的本地市民、外地游客。“所有粽子店内现包,高峰期4个‘粽子工’从早到晚忙不停,一天卖出好几千个。”叶向家介绍。“开在菜市场边,透着老蛇口独特生活气息的市井老店。”有大众点评用户评价。

城市另一头深圳龙岗区,新上榜餐厅——昌记猪脚饭店里,黄老板正满头大汗地为客人切制烧腊和猪脚。一家三四十平的街边小店,日日用份量十足的地道潮汕猪脚饭,抚慰城市打拼者的心。“一份20元,从未涨过价。生意也没想过要做大,就想认真把这家店做好,照顾好每位食客,发扬潮汕的美食传统和精神。”黄老板说道。

坚持每日现做豆花的重庆龚大娃豆花面,上海 “酒楼水平”的粤菜小档匠心小厨,老板娘亲力亲为的成都歆瑞源油卤串串、凌晨三点开始忙活的武汉老通城豆皮大王......“小店也有大舞台”,2024年“必吃榜”榜单上有近1300家街头巷尾的地道小馆,成为本地人推荐、外地人种草的美食之选。

坚持榜单公信力,“城市美食名片”成本地消费动能

必吃榜走过这8年,始终有三个坚持:第一个是坚持“万里挑一”;第二是坚持基于当年用户的真实评价评选;第三则是坚持无人为提名,做真正“由8亿用户吃出来”的榜单。

▲ 大众点评必吃榜负责人张雪娇发言。(摄影:陈怡)

以本届“必吃榜”为例,用户寻味目的地朝多样化发展,2023年平台用户评价规模增长超200%,带领榜单走到了58座新发城市及地区。在“好吃、不贵、体验佳”基础上, 2024年“必吃榜“基于上亿条评价数据,从千万商户中遴选出2797家餐厅,其中非合作商户占比近20%。

“得知入围时非常惊喜,因为店里从来不做线上团购,这让我们意识到‘榜单的公信力’。”深圳嘉华小吃(蛇口市场店)的叶老板表示。“第一次上榜时,我们没跟美团合作,奖牌寄来了才知道。这既是荣誉更是鞭策,要不断提升才能不辜负消费者。”重庆乐山鲜知味钵钵鸡的曾老板也分享了心路历程。

一份有公信力的榜单,消费者爱看,商户自然迎来好生意。“必吃榜”正在通过线上流量扶持、数字化经营指导等措施,助力商户与平台共同成长。数据显示,2023年发榜后,上榜商户线上流量同比增幅近50%,首届“必吃节”拉动商户交易规模同比增长超80%。“去年上榜之后,甚至有从宁波过来的游客,我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。”啊增今牛·潮汕牛肉店的李老板表示。

承载着真实餐饮消费趋势的“必吃榜”,更是推动餐饮行业发展的“行业风向标”。北平三兄弟梁总表示,2017年门店首上“必吃榜”时,鲜肉原材料供应链发展尚不成熟。“上榜后,同赛道商户互相学习,以鲜肉作为原材料的商家更多了,倒推鲜肉供应链的发展,榜单起到了推动行业进步的作用。”

“必吃榜”一头连着消费者,一头连着餐饮商户。随着榜单“发现感”的提升,用户“味蕾游”出行热情、消费活力被进一步激发,“城市美食名片”进一步成为本地消费的新动能。据了解,7月,大众点评还将投入上亿级营销资源,举办第二届必吃节,跑出助力餐饮发展、本地消费的新速度。

“美食是城市最好的名片。每一座城市的发展和美食的发展,非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。”美团高级副总裁张川表示,必吃榜、必吃节的责任,是让更多市井长巷的地道美味,和更多消费者联系在一起,长久传承下去。

(作者:红餐编辑部)

联系人:黄小姐

联系电话:19195563354